close

dfg fdgdf sddsf sdfsdf fdggg 

該死的晁蓋 該死的晁蓋 ~~~~~~~~~~ 晁蓋是老大,宋江是老二。可是隨著水滸小說的故事發展,看書人對宋江的印象愈來愈深刻,對晁蓋的印象卻越來越模糊。小說中也借江湖好漢之口說出當時的客觀評價,書中一再出現「江湖上盛說山東及時雨宋公明義氣」,只有一次出現「久聞梁山晁天王重義」,最心直口快的莫過魯智深在第五十八回「三山聚義打青州,眾虎同心歸水泊」中說的:「我只見今日也有人說宋三郎好,明日也有人說宋三郎好,可惜洒家不曾相會。眾說他的名字,聽得洒家耳朵也聾了,想必其人是個真男子,以致天下聞名」。江湖人最重義氣,當江湖上人人都在說宋江義氣,那麼宋江在眾人心目中的地位就高過了晁蓋。可是宋江不能爬到晁蓋頭上去,因為那是違背江湖道義的事情──火併王倫的先決條件是「王倫先不講義氣」,而晁蓋不能自己動手殺王倫,必須假林沖之手,若晁蓋親自動手,就是強賓壓主,不講江湖道義。同理,林沖火併王倫之後也就不能自己坐首位,否則就是弒上篡位,禮讓晁蓋就是「義氣」。如果晁蓋有任何虧德敗行,那麼宋江取代晁蓋是「順天應人」理所當然。可是晁蓋的義氣卻毫無瑕疵,至少在分配金銀時毫無私心,而「義氣是須要物質供養的」。看二個例子,都出自第二十回「梁山泊義士尊晁蓋」:先是晁蓋上山,火併王倫之後,新來的老大將劫來的生辰綱(包括晁家莊帶出來的個人私產)全數分給眾小頭領與小嘍囉,皆大歡喜之餘,也沒忘了留一份(一百兩黃金)給恩人宋江。之後打退濟州前來征剿的人馬,生擒團練使黃安之後,眾頭領來到聚義庭上,「取過金銀段疋,賞了小嘍囉;點檢共奪得六百餘匹好馬,這是林沖的功勞;東港是杜遷、宋萬的功勞;西港是阮氏三雄的功勞;捉得黃安是劉唐的功勞」,頭領都有功勞,小嘍囉都有賞,只有老大沒功勞,這老大做得漂亮。緊接著,施耐庵安排劫得「二十餘輛車子金銀財物,並四五十匹驢騾頭口」,這麼大一筆生意(生辰綱才裝了十車)完全沒有來歷,也沒有抵抗(客商見到強人,撇下車子就跑,沒人保鏢),所以擺明了是作者的刻意安排,安排做什麼呢?請看:晁蓋等眾頭領都上到山寨聚義廳上(甚至沒忘了將山下開酒店的朱貴請上來),簸箕掌、栲栳圈坐定。叫小嘍囉扛抬檯過許多財物,在廳上一包包打開,將綵帛衣服堆在一邊,行貨等物堆在一邊,金銀寶貝在正面。便叫掌庫的小頭目,每樣取一半收貯在庫,聽候支用;這一半(收庫的另一半)分做兩分。庭上十一位頭領均分一分,山上山下眾人均分一分。簡單說,晁蓋在分花紅這一件事情上頭,做得公開、公平,完全印證薩孟武先生所說「消費的共產主義」。也就是說,晁大哥的義氣讓人沒得話說。於是問題來了。宋二哥在江湖上被認為義氣第一,可是晁大哥在山寨裡人人心服,宋江「必須」成為梁山泊之主,可是晁蓋屹立在那裡,怎麼處理?於是,作者施耐庵只好一步一步的安排,讓宋江接大位愈來愈順理成章,然後安排「晁天王歸天」。晁蓋當老大不是只有分金銀,讓小兄弟沒話說,出征打仗也不落人後,例如第四十一回江州劫法場救宋江,晁蓋就扮成客商身先士卒。可是宋江上山之後,第一個西瓜偎大邊的就是吳用,第五十一回宋江正式落草,坐了第二把交椅,晁宋二人請軍師吳用一同定議山寨職事,「吳用已與宋公明商議已定」,第二天由宋江分付眾頭領的「責任區」,就已經透露出「宋吳架空晁蓋」的訊息。到五十二回「柴進失陷高唐州」,聽說柴進被關進死牢,晁蓋道:「柴大官人自來與山寨有恩,今日他有危難,如何不下山去救他!我親自去走一遭。」宋江道:「哥哥是山寨之主,如何可便輕功?……」吳學究道:「……;中軍主帥宋公明、吳用……」從此以後,就一再出現「哥哥是山寨之主」,而攻打各州城的兵權始終握在宋江與吳用手上,而晁蓋被架空的形勢一天比一天明顯。終於,晁蓋忍不住了。第六十回「晁天王曾頭市中箭」,起因是曾頭市聚自保,假想故當然是梁水泊這類土匪,還編了一首童謠,其中有「掃蕩梁山清水泊,剿除晁蓋上東京。生擒及時雨,活捉智多星」等句,晁蓋大怒要親自下山「不捉得這畜生,誓不回山」。這時,宋江又來「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輕動,小弟願往」這一套,晁蓋乾脆明著說「不是我要奪你的功勞……」。這是避免「壞了義氣」的說法,宋江再堅持的話,就是宋江搶功勞了。於是晁蓋點起五千人馬,帶了二十個頭領,名單很有意思,宋江前幾次攻打青州、華州都未出馬的林沖、劉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這幾位當初一同智劫生辰綱的老兄弟這次都上陣了,看來這幾位「長征老幹部」和晁蓋一定坐了好久的冷板凳。(最受讀者歡迎的林沖直到晁蓋死後才又獲重用。)施耐庵的苦心布局至此「收網」──晁天王中箭身亡,宋江順理成章的晉升老大之位。雖然如此,晁蓋的「遺言魔咒」言猶在耳,宋江與吳用乃煞費苦心安排了一場眾天大醮,「一則祈保眾弟兄身心安樂;二則唯願朝廷早降恩光,赦免逆天大罪,眾當竭力捐軀、盡忠報國,死而後已;三則上荐晁天王早昇天界,世世生生再得相見,就行超度橫亡惡死,火燒水溺,一應無辜之人,俱得善道」。這是幹嘛?還不就是宣示:一、晁蓋已經昇天,今後宋江是老大,而且二、宋老大宣布今後的路線是「招安」。無論如何,晁蓋是非死不可的了,《水滸傳》特別講求義氣,所以還得苦心安排。但是施耐庵的安排,仍然循著現實社會的法則進行。簡單說,晁蓋是被宋江與吳用「架空」了,他的運氣算好的,因為他處在一個講義氣的梁山,如果他處在真實社會中,未必就能「死得其所」。中國人的社會通常習慣接受「定於一尊」,一旦群龍無首,馬上就要拚出一個龍頭來不可,否則大夥就遑遑不可終日。而一旦領袖下面的幾員主要幹部「闘」出了一個結果,也就是第二梯隊產生了領袖,原先的領袖就得想辦法讓自己晉升,否則就被新秀淘汰。很多現象都是因為這種情形發生的,例如一個能力不足或上進無望的主管之所以會打壓甚至陷害手下能幹的年輕人,所謂排擠、嫉才、都是這個因素。而下面新出現的那個領袖,最好是頂頭上司高升,他可以順理成章接替;至於「上司識相讓位」的情形,很遺憾,我才識學淺沒見過;再不然就是「祖墳冒煙」,擋在他前面的人一個個「讓開」(生病、退休、死亡)。以上皆非的話,那就只有一條路「取而代之」,方法就是架空、攬權。這一章原本想放在「蛇無頭不行,鳥無翅不飛──梁山管理學」那部分,以說明「攬事就可以攬權,一定要勇於任事」。但是後來覺得放在這一章更有警示效果──你如果任由手下攬事,或自己懶惰,那你就跟晁蓋一樣──該死。 水滸傳教你職場生存術(商周出版)2008/06/04小洪隨筆:授權而不棄權,小心駛得萬年船。

 

好站連結:http://blog.yam.com/blhvljug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ckeapuoseejfs 的頭像
    sckeapuoseejfs

    sckeapuoseejfs的部落格

    sckeapuoseejf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